2021级学生即将毕业沪深股票配资
不知大家大学期间都有何种收获
是否把自己锻炼成了学霸
或是把自己变成了就业能手、竞赛达人......
今天,跟着川川一起来认识一下
吉利学院2021级优秀毕业生
看看他们都有什么收获吧~
科研竞赛选手
杨帅——发SCI,他科研竞赛两手抓
杨帅,吉利学院智能科技学院2021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毕业生。在校期间,杨帅发表SCI论文1篇,主持国家级大创项目1项、省级大创项目2项。累计荣获各类学科竞赛国家级奖项5项、省级荣誉20余项、校级荣誉40余项。
四年来沪深股票配资,他和团队先后获得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国家一等奖、“建行杯”四川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(2023)省级银奖、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与对抗技术竞赛国家优秀奖等多项荣誉。他主持的《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医疗AI机器人》项目获批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,研究成果也发表在SCI期刊(IJCCC)。
科技专利达人
赵斌——获多项专利,他用人工智能破解技术难题
赵斌,吉利学院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学院2021级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毕业生。先后获评校级“三好学生”“优秀学生干部”“优秀共青团干部”等。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3项,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5项。累计获国家级荣誉18项、省部级荣誉15项、校级荣誉40余项。
由于赵斌的家乡地处滇东北乌蒙山主峰地段,那个地方具有得天独厚的建水泥厂的条件。但长期尘土飞扬的施工环境对当地工人们也构成了严重的健康威胁。基于对家乡人的热爱,他带领团队研发改进清洁机器,成功设计出了“筒状结构的智能清洁机器人”,成功申请上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,实现了机器人能够在水泥粉尘环境中替代人工作业,大大降低了水泥工人尘肺病发病率。
考研上岸学霸
彭向宁——跨专业考研上岸电子科技大学
彭向宁,吉利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21级人工智能(本科)毕业生,跨专业考研上岸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专业。在校期间,担任多项创新项目负责人,获2023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二等奖、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省级三等奖等7项竞赛奖项。连续三年获校级奖学金,获评“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”“三好学生\"等称号。
考研上岸的背后是彭向宁数万余字笔记与5000余道题的跨考攻坚,他5刷《考研数学复习全书》,教材翻到脱胶。他的大学四年,没有享负他在2021年初秋收到录取通知书时,在日记本上写下的那句话:“这里不是终点,而是认知升级的起点。”
高质量就业先锋
周娴——实习三个月卖出20台车沪深股票配资,创造门店线上销售纪录
周娴,吉利学院商学院2021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。大学四年专业成绩排名前三,平均绩点超4.1,获优秀学生奖学金、国家励志奖
学金等荣誉。在校期间主持国家级大创项目2项,拥有计算机软著1项。累计荣获国家级、省市级荣誉50余项。
大四时,她参加了校企合作项目“繁星计划”,在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实习。进入门店的她迅速像一块海绵一样吸收各种知识,早班擦车的时她默记车辆参数,午休时间也变成“沉浸式课堂”同事的每场讲解她都反复揣摩,下班后的展厅回荡着她模拟讲车的声音。这份执着,最终也换来入职三个月销售20台车的佳绩,创造了门店线上渠道销售的最好成绩。
青春因奋斗而璀璨
人生因跨越而精彩
从携“产业基因”驰骋职场
到以代码为桨横渡学术瀚海
从智创浪潮中的破界突围
到将理论淬炼为触手可及的技术硕果
吉利学子以孤勇为帆,以实干为舵
在大学期间拔节生长
实习了自己青春与时代的双向奔赴
为所有在大学期间
努力学习、刻苦钻研的学子
据了解,学校自建校以来始终秉承走进校园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的校训,创新构建了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体系,充分发挥“企业办校,产教融合”的天然优势,与行业头部企业共建9个现代产业学院,通过校企共建特色班、共建实验室、共研课题、共育双师型教师、共建实习实践基地等方式,构建产教协同、产教融合的“立体生态人才森林”,让学生在真题真做中学真本领,炼硬功夫。
为满足学生差异化发展需求,学校打破千人一面育人模式,构建千人千面三创育人体系,聚焦学生创新思维、创业精神、创造能力培养核心,通过一专一课,一专一员,一专一师,一专一创,一专一成,探索更多个性化育人方式,助力学生实现更高价值。
学校依托吉利教育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多校区及合作机构网络,与英国、意大利等33所高校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,通过学分互认、联合培养等多元化方式,实现优质教育资源跨区域整合和共享创新,为学生开辟了通往世界的优质教育资源通道,
为满足学生个性化、灵活化和终身化的学习需求,学校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和吉利教育芯位平台,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,建设了智慧化学习平台与教育教学管理数字化服务体系,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。
▌本文来源:吉利学院
瑞和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